• 电话:010-88680603
  • 手机微信①:15910341966
  • 手机微信②:13021966943
  • 邮箱:huacanjiaoyu@qq.com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首页>>咨询范围>>情绪压力>>抑郁
抑郁症患者常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给到更好的答案?

为什么?

如此阳光帅气

乍一看,人们可以融化他们的心

努力工作的好孩子

会不会抑郁自杀?

我们想知道

我们做错了什么?

01

本周末,一名刘姓初中生的葬礼在新泽西举行。

这是一个优秀的,有爱心的,全-一个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孩子。10月底的一天,她的家人成立了劳伦希望基金会,希望能帮助那些同样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同龄人。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一条关于一个大学生自杀或自杀未遂的消息,有的很远,有的近在咫尺,但当微信群聊或朋友圈突然出现黑色新闻时,看到的人心里都会怦怦直跳。

仅上个月,犹他大学的一位姓唐的女学生从旧金山的一座桥上跳下,普林斯顿高中的一位高中生李(音译)则泪流满面。

比起我们这些担心抑郁症的孩子,更让人担心的是人越来越累。在舆论变得疲惫之前,我们需要提出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

根据《纽约每日新闻》,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问卷统计,约有1/6的高中生有过自杀的念头,约有1/12甚至尝试过。

近几年来,青少年自杀率明显上升。一方面,人们对自杀的认识有所提高,导致更多的报道和传播。另一方面,有一个因素是防止青少年走上自杀道路的方法不够有效。

深知自身文化弊病的中国人指出,父母对孩子施加压力,控制孩子的人生选择,以“虎妈”为典型,培养一方面学业有成,另一方面精神受到创伤的孩子。

著名的小提琴家和滑雪者陈美被一位虎妈送上了成功之路,但是她已经十多年没有和妈妈说过话了。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强大霸气的心理素质,太多的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压抑内伤。据说加州湾区80%的孩子有精神焦虑,50%有不同程度的抑郁。

一半的自杀者都有抑郁症,父母往往视而不见。抑郁症的症状往往被斥为“逆反心理”而被忽视,造成延误。

此外,家庭动力的不平衡、紧张、暴力、负能量强。

美国媒体调查还显示,20%的孩子在校园里受到过欺凌,随着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与孩子交流,社会欺凌的有效性变得越来越可怕。

被羞辱、被排挤、被恐吓是孩子心理负担的重要原因,日积月累。被欺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族,长相,性取向,朋友的询问。

卢克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他的家庭对他很开放。他为什么突然发现近视?

影片透露出他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极其好奇。现实没有给他一个足够好的答案后,他期待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探索。

这部纪录片非常催人泪下。卢克的父母非常自我。悲剧发生后,他们得出结论,尤其是中国父母,应该尽早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忽视、赞同而不是否定,寻求治疗而不是冷漠甚至责备孩子。

卢克从小就是一个敏感、爱解决问题的孩子。使他抑郁的既不是家暴,也不是情感创伤,而是他关于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从哪里来,去哪里?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几千年来,“我要去哪里?”信仰和哲学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像问父母“我是哪里人”一样简单自然。

生与死之间的那一段叫生命,我们希望这有限的生命有意义。

这一类抑郁,称之为“存在主义抑郁”,它有四个核心关键词: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

死亡是生命必然的终结,也是追问的动力。

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有两种“自由”,一种是“免于什么的自由”,比如免于恐惧和伤害的自由,这是“消极自由”,另一种是“积极自由”,这是“做什么的自由”。

存在主义强调后者,就是把人带进这个没有选择的世界,各种混乱无序,就像一大箱乱七八糟的乐高积木,每个人都有创造的自由,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无忧无虑的人,以“活在当下”为荣,就像《阿甘正传》那句名言“生活就像给你一大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

心理学家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指出,自由给人带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焦虑:面对迷茫的无助感,人际关系组织建立之前的孤独感,以及必然带来的安全感的丧失,促使人们逃避自由的责任。

这类似于人生成长的青春期阶段,人生没有退路,必须开始成长,开始创造自己。有的孩子开始了从挫折到焦虑、焦虑到愤怒、愤怒到无助、无助到抑郁的逐渐发展过程,感受到了生命的无意义,包括自由本身的无意义。

抑郁症患者常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给到更好的答案?

有研究表明,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更容易抑郁,因为他们多才多艺,但是一天只有24小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自己的潜能方面,甚至在选择上什么课、课后学什么课、选什么专业上面临更多的纠结。久而久之,有些选择显得随意,限制了自己的目标。

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比同龄的孩子想的越来越深,所以很早就被高低音乐困扰。这种孤独感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毫无疑问,青少年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学习处理情绪压力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个人成长和意义探索中获得指导也有普遍应用的潜力。

卢克的问题是: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从来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这个个人问题就变得无法解决。卢克的寻找不再只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的问题。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的呢?

03

意义不是藏在某个地方,就是这个不断的过程。

一本新书《意义的力量(The Power of Meaning)》指出,我们当代的社会文化过于强调“幸福”,而单纯的幸福并不是更充实、更自我实现的生活。

正如我们担心孩子“YOLO”(你只活一次)的懒惰一样,我们也应该激励他们设定目标和做事方式。人只活一次,但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

这本书指出了四种方式来建构生命的意义:建立与他人的联系;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步骤;表达你与世界的关系;发现加深生命存在的奥秘。

抑郁症不仅是青少年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2016年,美国自杀率达到30年来最高水平,多达4万人选择结束生命。

一个人是快乐还是成功,并不能预测他或她是否更容易抑郁和自杀。前阵子自杀的名人,不缺名利。

然而,研究发现,一个人缺乏生活意义是一个明显的相关因素。

如果你得不到满意的哲学答案,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愿让自己消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们的自杀本来就是出于这样的无私,绝不是自私和逃避的行为。

但当你试图自杀的时候,这种行为完全阻挡了你爱家人爱世界的机会,“活着”才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尽早与青少年讨论意义,倾听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发挥自己。

卢克去世了,他的去世通过纪录片的提问激励了千千成千上万的家庭,促使父母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学习更多与孩子沟通和理解的技能。所有这些都很好,给千千成千上万的人带来了爱和智慧。

路加生命的意义在这个形象中逐渐展开并持久。当我们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作为旁观者带入自己的生活时,这就是对这些早谢之花的最好纪念,也就是爱情的具体发生。

这就需要家长自己以身作则。毕竟心理医生也只能偶尔指点,平时的白天黑夜都在父母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足够的反思和质疑,对中年危机是否有更好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意义和抑郁的讨论,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和孩子一起长大,对孩子有很多方面的好处,比如更好的家庭氛围,更深的亲情,更健康的榜样。

04

在纳粹集中营吃过苦头的医学博士弗兰克尔写的《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 for Meaning)》这本书,特别适合中年父母。他的理论观点是,人想要寻求生命的意义,这是生命的原始动力。

这个意思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人只有付诸实践,人的意志才能得到满足。“意义治疗”的任务是帮助人们找到他生命中的意义。

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的人生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必须自己去发现,去理解。一旦找到,他就有希望摆脱生活空虚带来的神经症状,包括失眠、焦虑和进食障碍,被剥夺自己的身心。他还有选择如何面对环境的自由,态度的选择才是唯一的尊严和意义。

有过抑郁症的人都知道,抑郁的核心并不是“不快乐”,而是“没有活力”,是缺乏了生命的激情和能量,这正说明了生命意义对于人有多么重要。

创作不仅仅是人生规划,自我表达也是重要内容。表达自己独特的自我,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家庭趣闻,或者从文字、绘画、音乐、摄影、人生观、切入世界的角度。每一次这样的讲述都是一个创造性解读的过程,一次又一次更完整有序的梳理自己的内心。

中国孩子的身份认同,国内外的文化冲突,自身家庭氛围对自身人格的影响,新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方式和目的的探讨,如何营造良性的家庭氛围,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让孩子实现自己必须的人生目标。”,最重要的是成人教育,也就是成为“人”的教育。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电话010-88680603或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您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专业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推荐阅读

心理学家李子勋说抑郁也不错,为什么呢?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产后抑郁悲剧频发应如何调整心态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为什么秋冬容易抑郁?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老人得抑郁症了我们能做些什么?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现状与思考,这些需要注意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控制好情绪,有助于远离抑郁!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又一男明星自杀 抑郁症肆虐如何预防自杀危机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如果你不快乐你的微笑只是你穿的防护色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21世纪流行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如何自己治愈抑郁症?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热门文章

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自我调节的七种方法,希望对你改善抑郁有帮助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正确认识抑郁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重视抑郁障碍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为你详细解读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产后抑郁症的十大误区,这些你需要注意一下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张国荣的抑郁症的心理学解读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照亮抑郁的路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不是发疯,不要送精神医院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案例,希望对你有用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 关于华璨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流程
  • 视频咨询
  • 联系我们

010-88680603

8:30-20:00 周末无休

咨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6号,彩印大厦七层
  • 预约助理:孙老师

    微信号
  • 预约助理:杨老师

    艾老师微信
  • 预约助理:欧阳老师

    艾老师微信
版权所有: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078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