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010-88680603
  • 手机微信①:15910341966
  • 手机微信②:13021966943
  • 邮箱:huacanjiaoyu@qq.com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首页>>咨询范围>>情绪压力>>抑郁
一个中医眼中的抑郁症,学会理解和包容

01

抑郁症就是能量不够了

现代医学把身体、情感和意识分开对待,把身体和心灵看成是两个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称为心身相关,或者属于二元论。但是,身心在中医来看其实是一个东西,叫形神一体,中医的神包含了心和意。

题李信:一个中医眼中的抑郁症

现代医学常说的抑郁症,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全身的能量不足。原因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即使你是一个平时很主动很积极很有精神的人,如果连续三天保持清醒,三天给你两顿饭,然后你就可以做很多工作。那个时候你还会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吗?

当我们的能量低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意识和心智的运作能力都会下降。

比如,当电脑有足够的内存,程序没有那么冲突的时候,可以运行那些更高版本的程序;当内存不够的时候,那些高版本的程序就更不用说运行了,不能下载,只能运行低版本的程序。

所以,当一个人能量很低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会很低,他的内心状态、意识状态也会很低。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低级状态下,他与世间万物交流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消化不了,包括食物和情绪,很多身体活动或者复杂的运动都做不了,很多东西都成了障碍。身体内部的运作也有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这些问题是身体在低能量后无法负重奔跑。

情感上也是,当一个人精力低下的时候,他的表达和接受能力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他可能在意识、思维、社交上相对封闭,可能只吸收一种自己愿意吸收的东西,而别人拒绝,甚至是能吸收消化的东西才开始拒绝。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成了“被压缩的人”,他的形、气、神或者说身、心、意都被压缩了.

在压缩状态下,他的时间和空间,社会和人生,以及他周围的一切,他能接触到的,愿意接触到的,也都是压缩的。就这样,他进入了一个内外的低级循环。但是我可能没有意识到。

一旦他达到这种状态,因为他进入了一个低级的循环,他就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作为一个整体往下走。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可能理解,当我们说某人现在抑郁时,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心理问题,但实际上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整个生命的问题。

02

疾病只是名称

我们需要考虑一下。

第一个问题,难道抑郁症只是大脑的化学递质的变化吗?'s目前的观点是,抑郁症或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大脑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如神经递质多巴胺,而精神状态和情绪会受到这种物质浓度变化的影响。如今,许多关于精神药物的研究都是基于这种认识。

第二个问题,人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情感、思维、认知、行为模式的改变,难道只是由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吗?会不会是倒过来呢?

会不会是因为我们的身、心、意出现了问题,而产生了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就像现在一样。因为这个班,我点了这个香。香是我们上课的原因吗?不是,是因为讲课,才有了这个香的专栏,不仅是香,还有这些光和音,我们称之为同步副产品。

西医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思维是否存在逻辑漏洞?

在一些平行和相关的现象中,要寻找原因和结果。从逻辑上讲,因果应该是先有后有,根和来生是有区别的,就像一颗种子长成一棵树,但你不能说叶子,叶子上的花和虫子就是这棵树的原因。

应该指出,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不光很多病人就这样接受了关于自己当前状态的简单解释,医生亦可能这样认为。

人很容易被洗脑。大众媒体怎么说,医生怎么说,就是这样。医生需要在大学学习至少五年,尤其是在西方做精神科医生。他们需要学习至少八到九年才能开精神药物。因此,如果他们不小心,他们很容易把大脑洗得很糟糕。

另一个想法:我们每个人难道都会一直都很快乐地活着吗?

我们都知道:里的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候或某个阶段不开心。为什么突然有了抑郁症的概念?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害怕这种不快乐的状态,认为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不快乐,没有力量维持“正常”的生活,是不可接受的。这背后是大家都认为人要永远高高在上,骄傲自信,积极主动。这正常吗?就像有些人只喜欢春夏,不喜欢秋冬。

我想说的是,现在很多的疾病名称,或者很多疾病,其实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就像一条河流,被我们固化了,单独取出一片并且放大,不让它自然流动了。,

97年上研究生,学的是心理学和心身医学。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看心理学的书。我们都知道,比如老一辈,当时并没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诊断。有两种,一种叫神经衰弱。那时候这些不开心,顽固,失眠的都叫神经衰弱,有的直接批评你意志薄弱,不积极.

神经衰弱常用的药物有谷维素、复合维生素B。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疾病名称开始出现,叫做更年期综合症。在此之前,医学词典或教科书里都没有这种病。90年代更年期综合征变得“普遍”,很多中年妇女兴奋地跑来问,“医生,我最近睡眠不好,头晕健忘,心烦意乱,容易紧张兴奋,潮热盗汗,月经失调……”医生说,嗯,这是更年期。她有很多问题之后,需要一个解释,才能安心。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在大学三四年级实习的时候,病人赶紧说了之后,医生斩钉截铁地说:“没事,你更年期了,病人马上就解脱了。”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很多疾病被“明确诊断”的原因,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就像我们需要分类、秩序、路标和指路明灯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的内心需要一个解释,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来自实相,很多人无力关心。,

后来看了一篇西方心理学大家的观点,很有意思。他说,对于这些无助的心,当有人告诉他,你对全人类都有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不再觉得自己是孤立的、异端的,然后他就释然了。

然后在1990年,我发现有一些抑郁症和焦虑症,但是不多。97年学心身医学的时候,这个学科还是很冷门的。2000年,一些大学开始开设心理学系。当大量心理学学科的专有名词出现在报纸上时,中国的心理疾病或心理治疗行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药物和大量的专业课程。

记得2000年左右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比如抑郁症开始分类,包括产后抑郁症和老年抑郁症。以前老年人得抑郁症叫神经衰弱。然后当时就有很多诊断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差的,然后就有很多这种大小的房子,孩子可以在里面爬,可以玩滑板,说这是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因为让我想起了历史。比如我们父母那个年纪,很多人都是右派、黑人,我父亲当时被贴上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标签,这也是一种诊断。这种诊断在当时是非常有力的,会贯穿你的一生,甚至会影响你下一代和下一代的命运。

在过去的30年里,这些“诊断”已经消失了。现在80后90后都不知道这些。这是那个时代比天还重要的东西吧?还有一个文件,以前是这么重要的东西。2000年后出生的人还知道档案吗?

所以,我们要对生命当中的很多东西,要有观察、觉察。这样你就不会轻易地让我随便开一些药给你们吃。从某种角度来说,各行业都在互相喂药吃。

03

回到生命本身

在中医眼里,分析抑郁症的类型是没有意义的,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所有的心理问题,背后是关乎什么?

关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关乎一个人对自己了解多少,或者关乎一个人是否愿意去了解自己,关乎这个人是否愿意了解这个世界,知道他如何与世界交流,以及世界如何有意或无意地互动和交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带有善意或恶意。说到底,就是要了解一个人的身心在内外世界的交换中是如何变化的。

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能力,他就不容易陷入这些心理疾病的陷阱,因为哪怕他此刻不舒服,不开心,哪怕他不开心一年,他就知道这是人生必经之路。因为人生总是跌宕起伏的,就像股票一样,没有股票会一直涨下去。

身体健康也是如此。当一个人长期身体不好的时候,如果他知道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他就不会惊慌失措,到处找中医或者西医。其实学习已经开始了。

通过观察自己,提醒别人,或者阅读和思考.他会回头看看自己和家人、朋友等的关系。看看他是不是对自己太严格了。他也可能会用一些外在的参照物来认识自己是否已经过于封闭,或者坚持一些不一定需要坚持的东西,维护一些不需要自己维护的东西。然后关注自己的饮食,睡眠,运动,哪里还没有意识到盲点,生活是否过于简单。

当他回来看到这些问题时,调整已经自动开始了。一段时间后,身体和心理问题都会好转或消失。

其实医学的本质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是中国的医学和西方的医学,最初的本质是在这里。而不是说:你有病,要吃药,不能停。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电话010-88680603或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您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专业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推荐阅读

失恋抑郁以后如何治疗?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的治疗一个自我治愈的方法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家人患抑郁,你该做这些?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7件当你沮丧的时候不应该做的事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你要小心抑郁,因为会出现心理障碍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我抑郁了,怎么办?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去做一些事情能让你从抑郁的沮丧中解脱出来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到底有多可怕?来听听她的故事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抗抑郁治疗的神经递质理论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脾气暴躁?没准是抑郁症!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热门文章

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自我调节的七种方法,希望对你改善抑郁有帮助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正确认识抑郁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重视抑郁障碍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为你详细解读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产后抑郁症的十大误区,这些你需要注意一下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张国荣的抑郁症的心理学解读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照亮抑郁的路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不是发疯,不要送精神医院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案例,希望对你有用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 关于华璨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流程
  • 视频咨询
  • 联系我们

010-88680603

8:30-20:00 周末无休

咨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6号,彩印大厦七层
  • 预约助理:孙老师

    微信号
  • 预约助理:杨老师

    艾老师微信
  • 预约助理:欧阳老师

    艾老师微信
版权所有: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078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