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010-88680603
  • 手机微信①:15910341966
  • 手机微信②:13021966943
  • 邮箱:huacanjiaoyu@qq.com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首页>>咨询范围>>情绪压力>>抑郁
为什么经常微笑的人还会抑郁?

你可能是朋友圈里最爱逗别人笑的人。但只有你自己知道,虽然你在别人面前讲笑话讲笑话讲得很熟练,但是你回到家进了房间就很难再笑了。

2013年,患有躁郁症的喜剧演员史蒂芬弗莱在节目中公开谈论了他的病情和自杀企图。“有时候当我主持一个节目的时候,我会说哈哈,耶,耶,”他说,“但是在我心里,我真的很想死。”

其实生活中让我们开怀大笑的人可能只是戴着小丑面具,很多优秀的喜剧演员都是抑郁症患者,无论是卓别林、憨豆先生还是2014年在家自杀的好莱坞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有些时候我觉得任何与他人的接触都让我作呕,就像一些浪漫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我受到的压力让我厌世。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墙之外。”,喜剧演员卓别林描述了他对抑郁症的感受。

为什么经常微笑的人还会抑郁?

有时候,抑郁症患者看起来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悲观抑郁,对什么都缺乏兴趣。他们只是用“乐观”的面具来掩盖自己,在最近的一些心理学学术讨论中被称为“微笑抑郁症”。

01

“微笑抑郁”是什么?

微笑抑郁症不是精神病的诊断范畴——。是抑郁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一种反应模式。在贝弗利山私人执业的临床心理学家丽塔拉博恩(Rita Labeaune)形容她“在别人面前很开心,但内心却饱受抑郁之苦”。虽然他们看似在笑,其实每天都是在情绪低落中挣扎。

在DSM-5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抑郁,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失去兴趣和乐趣,活动明显减少,疲劳或精力不足,几乎每天失眠或睡眠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不断自责和内疚,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有焦虑、疲劳和绝望的自杀倾向,可能导致失眠、失去兴趣和性欲。丽塔拉博恩说,与典型的抑郁症不同,“微笑抑郁症”患者并没有每天缩在床上,失去与人交流的能力,而是有更好的社交功能,甚至让人误以为自己的社交能力比普通人强。所以很多家庭成员在做出异常行为或者自杀的时候会感到震惊或者难以置信。

当然,他们的抑郁症往往没有重度抑郁症患者严重,因为当一个人真正达到重度抑郁症的状态时,那种强烈的情绪是无法简单掩盖的。

但“微笑抑郁症”的风险在于,他们的抑郁症不仅很难被周围人察觉,有时甚至很难发现自己有抑郁症。当他们感知到那些“错误”的情绪时,他们有时会想,“我好像活得不像自己,感觉很空虚,但没有错。”他们只是把情绪放在一边,不去处理,继续前行。

02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戴上微笑的面具?

研究表明,幽默的人更容易出现精神问题。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路易斯特尔曼(Louis Tellman)发现,被父母和老师认为幽默感很强的孩子在成年后容易早逝。一份关于芬兰警方的纵向报告发现,那些娱乐他人的人容易肥胖或物质成瘾。

2014年,英国科学家对523名喜剧演员、364名演员和831名普通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与非喜剧演员和普通人相比,喜剧演员更容易经历幸福感的下降,更容易对人类产生厌恶感,以及出现精神疾病或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的症状。

对于幽默的人来说,他们不仅容易抑郁,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丽塔拉博恩说,他们习惯于在别人面前笑或者让人笑,但他们不愿意承认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软弱”。

2011年,墨西哥大学的吉尔格林格罗斯(Gil Greengross)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有幽默感,尽管他们的词汇没有差异。而且男性抑郁症患者通常更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病情。这是爱荷华大学的科克伦拉比诺维茨在2000年发表的研究结果。他们收集了临床心理治疗师在对男性抑郁症患者的诊断和咨询过程中的描述,发现男性抑郁症患者往往会用掩盖行为来掩盖病情,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要求让他们认为暴露自己的悲伤、焦虑和恐惧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软弱。

03

当你用微笑来进行“表达上的抑制”时,

它是有害的

微笑是美好的。然而,对那些微笑着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微笑”的意义已经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丽塔拉博恩说,当我们用微笑来掩饰沮丧的情绪时,这是一种防御机制。不再是我们内心喜悦的自然表达,而是逐渐成为我们内心悲伤的掩饰和证明。一方面,微笑保护自己免受别人的怀疑,帮助我们隐藏内心的悲伤和羞愧。另一方面,每当我们微笑着想要假装“一切都好”的时候,我们就会越来越觉得与现实脱节,觉得自己真实的自己是丑陋的,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我们用微笑作为防御机制的原因有很多。害怕不被别人理解,害怕不能融入群体,或者因为抑郁症而被污名化、羞耻。——抑郁症在我们的语境中不是中性词。

但有研究证明,这种防御是有害的,是一种“表达抑制”的情绪管理策略。

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j格罗斯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利弗p约翰教授分析了这两种情绪管理策略的差异及其对我们情绪认知的影响。

一种是“认知重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管理策略,是个人通过重新安排和理解情绪反应来调整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比如面对一次考试的失败,虽然第一次看到成绩的时候很沮丧,但采用“认知再评价”的人会重新接收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方式解读收到的信息,这可能会把考试的失败当成对自己的挑战,督促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认知再评价是一种“以前因为中心的策略”,在我们对情绪做出反应之前,它会更早生效,并可能改变我们对这些负面事件的看法。

另一种则是“表达抑制”,的这种情绪管理策略是相对消极的,即当情绪出现时,它抑制了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隐藏了自己真实的情绪。微笑和抑郁的人都是这样。

“表情抑制”是一种“反应专注策略”,专注于情绪发生时抑制自己的即时反应。它在我们的情绪认知过程中起着后期的作用,主要着眼于改变当时的情绪表达行为,而不是处理情绪本身。

詹姆斯j格罗斯的实验证明,采用“表情抑制”策略的人更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实验中,要求被试看一部能激发负面情绪的电影,并要求一半被试在看电影时隐藏自己的情绪,使观察者无法接收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即采取“表情抑制”;另一组受试者被要求回想和思考他们在看电影时收到的信息,以确保他们不会以更情绪化的方式对电影做出反应,即采用“认知再评价”。

结果表明,虽然有“表达抑制”的被试表现出较少的情绪表达行为,但他们所受到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减少;相反,以“认知再评价”方式观看电影的受试者普遍报告说,他们感受到的负面情绪较少。随后,他们结合脑部MRI扫描结果、面部表情视频、志愿者对自己情绪的评分,得出:表情抑制减少了负面面部表情,反而增加了负面情绪;认知重新评价降低了不良情绪的强度。

微笑压抑自己真实情绪的行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当时的情绪,而且长期使用这种方法会产生更有害的结果。詹姆斯格罗斯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长期影响。他们发现,如果长期采用“表达抑制”,人们可能会感到更多的焦虑,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往往更难对积极的信息和事件做出行为和情绪上的反应。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会有“我不真实”、“我内外不一致”、“别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我”寻求帮助,虽然你可能会抵制这一点,觉得你的问题没那么严重。求助是“软弱”的表现。但是我们不是作为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你可以告诉你的亲人或者你最好的朋友,——,真正最在乎你的人,讨论你的心事,虽然在你平时的伪装下,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的痛苦。不要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有时候我们忘了,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愿意支持我们。

如果觉得自己的症状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可以寻求专业机构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缓解内心的痛苦。

而作为“微笑抑郁”者身边的人,最大的难度在于,你很难帮助一个不承认自己需要帮助的人。的精神病学家建议,如果你发现你周围的人可能会微笑和抑郁,最好的方法是扮演一个支持的角色和一个足够富有同情心的倾听者。

在生活中,感到悲伤和沮丧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就这样幸福的过一辈子。让你选择笑着抑郁的,归根结底还是关系问题。你害怕当你暴露自己的痛苦和脆弱时,没有人会在意。比起被拒绝的痛苦和羞愧,你宁愿假装一切都好,就这样忍着。

微笑会把你锁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要学会找到身边那些真正关心你,在乎你的人,尽量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告诉他们。这就是我想对你说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电话010-88680603或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您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专业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推荐阅读

不要胡思乱想,不然容易抑郁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特别|情感症状—哭泣、失去情感依恋、失去欢乐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对抑郁朋友有帮助的一些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如果发现家人抑郁了,你该怎么办呢?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追溯抑郁根源 远离生命危害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青少年的这些异常行为可能是抑郁症导致的!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吸烟和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关联?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产后抑郁并不是女人矫情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患者自助手册,推荐收藏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防止孩子患多动症需从备孕开始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热门文章

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自我调节的七种方法,希望对你改善抑郁有帮助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正确认识抑郁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重视抑郁障碍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为你详细解读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产后抑郁症的十大误区,这些你需要注意一下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张国荣的抑郁症的心理学解读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照亮抑郁的路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抑郁症不是发疯,不要送精神医院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案例,希望对你有用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 关于华璨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流程
  • 视频咨询
  • 联系我们

010-88680603

8:30-20:00 周末无休

咨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6号,彩印大厦七层
  • 预约助理:孙老师

    微信号
  • 预约助理:杨老师

    艾老师微信
  • 预约助理:欧阳老师

    艾老师微信
版权所有: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078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