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疾病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躯体疾病,一类是心理疾病。大家一提到疾病时,通常指的是躯体疾病而忽略心理疾病。以至于许多心理疾病不能被及时有效的识别,也因此不能被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所以,我们增加心理疾病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什么是心理疾病呢?
心理疾病,又称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因素(包括大脑器质性伤害或者发育异常、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异常表现。比如认知紊乱表现为持续的自我过度贬低、或过于敏感的觉得自己总是受到伤害等与客观实际不想符合的思维活动;情感异常表现为反复持续的处于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状态中,而自己无法调整;意志和行为的异常表现为过于封闭、退缩或者过于执着、亢奋,或者行为怪异,让人无法理解。
这些异常在多数情况下给个体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功能,比如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给他人带来伤害或者痛苦。也有一部分罹患心理疾病的个体并不认为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尽管外人看来他们的言行举止已经非常离谱了,他们拒绝就医,不配合治疗,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自知力丧失”。自知力是否存在是判断心理疾病轻重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黄建军)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电话010-88680603或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您专业的解答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