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个妈妈问我,6岁的女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手机上可怕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她也不清楚。女儿只说是可怕的,天天晚上说睡不着,好怕,非要开灯。
每天晚上都会起来很多次告诉她很害怕,需要保护。她好话都给女儿说尽了,也解释了那些都是虚假的人扮演的。气急了也经常打一顿,都没有用,天天喊害怕,你说怎么办?
面对孩子内心的恐惧,我们究竟需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这是很多家长疑惑的。
我相信这位妈妈已经用了18般武艺,讲道理、打骂、安慰,但似乎女儿内心的恐惧感并没有消失。但从妈妈的描述来看,我更多的看到了她的焦虑。
如果孩子天天这么下去,睡不好觉,每天吵着要保护,让人心烦,她会奔溃。
孩子的身体会拖垮,自己也会精疲力尽,无力应对。不就是一些虚假的人扮演的,没有必要那么害怕,那都是假的,你怎么就不听?
每天半夜这么折腾人,你要不要睡觉,还要不要我睡觉?
你这么胆小,以后长大了怎么应对外面世界的复杂和混乱?
如此种种,我们在面对孩子恐惧情绪时,不但没有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反而在他有情绪时责骂他、批评他、打骂他,那么孩子内在的世界只能是雪上加霜。他的内心又如何能够安全呢?
02
接纳孩子的恐惧,才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心理学家强调母婴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只有依恋关系建立好了,一个幼小的孩子才可能拥有对这个世界足够的信任感,充满勇气的去面对陌生的环境。
记得儿子在5岁的时候,和一群10岁的孩子玩。其中有个男孩很顽皮,偏偏就给其他孩子讲各种鬼故事,听到别人发出尖叫声,他特别兴奋,以此为乐。
儿子在其中自然听到了许多“恐怖”的描述。他开始怕鬼。然而他并不知道鬼是什么。?
我像上文的妈妈一样,开始给他讲各种道理,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鬼,都是别人用来吓唬你或者操纵你的手段等等。
乍一听,道理都很正确。但儿子依然害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
我才意识到,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讲道理,是再愚笨不过的事。
放下讲道理的姿态,尝试去理解一个孩子内心的那份恐惧。对于未知的世界,即使一个成年人,都是恐惧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恐惧是一个人原始的情绪,本身是有保护作用的。但如果长期处于恐惧中,这种情绪并没有被看到,那么不安的内心状态就会长久持续下去,影响到一个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于是,我改变了应对方式。
我告诉他:“害怕是很正常的,妈妈小时候也害怕过鬼。”
他的眼睛一亮,问我:“是吗?”(他很惊讶,原来我也有害怕的时候)
我说:“是的。妈妈小时候,门外都是一片漆黑的,每次去门口打水的时候我都特别害怕。”
他又问我:“那你怎么办呢?”
我说:“那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就安慰自己,没事的,我可以勇敢一点。后来慢慢长大,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他说:“哦,这样啊。可是我还是害怕啊。”
我说:“没关系的,你害怕的时候,妈妈陪着你。你这一周都可以睡在我的床上,我陪着你睡,好吗?他很开心的同意了。”
晚上早早的把自己的小棉被和小熊放在我的床上。尽管也有一次半夜被噩梦吓醒的经历,但我都在身边陪着他,抱着他。这一段怕鬼的经历就顺利渡过了。
现在问及他,他会很自然的回答,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鬼。
是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会遇到特别多的“鬼”。怕黑、怕怪兽、怕小偷......
作为父母,无法帮助孩子扫清所有的“鬼”,但我们可以接纳孩子的恐惧,让孩子内心的害怕可以在我们为他营造的安全空间里释放。
林紫老师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这本书中写到,有安全感的孩子,并非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恐惧,而是很确信地知道自己的恐惧可以被接纳,自己有力量面对它。
“当我可以在你面前自然呈现内心的恐惧时,我就是安全的。”
一个成人的体会可能更深刻,你越能在一个人面前自然的表达你的脆弱,你和这个人的关系就越安全。
那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最需要的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段充满接纳性的亲子关系。
他的害怕,在你那里是允许的、可以看见的、可以接纳的,这是孩子感觉温暖和安全的开始。
03
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做有内在安全感的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源泉。
你得承认,无论我们多么努力的去成长,都仍然会有不安的时刻。我们担心环境的不安全、食物的不安全、孩子玩闹过程中的不安全,太多操心不过来的事情,都会让我们寝食难安。
一位妈妈说,她和孩子晚上两个人在家,特别害怕,有一次暴风雨的晚上,门窗玻璃弄得乒乓乒乓的响,吓得她半夜和外地的老公连视频电话,儿子也被吓得哇哇直闹。
而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妈妈的恐惧不安进一步导致孩子的不安,以致孩子到了分床的年龄都不敢一个人入睡。
是什么让妈妈如此不安,是儿时的创伤经历,还是内心的恐惧一直没被看见过?
如果妈妈内心的不安长久存在,那么,这份不安就常常会渗透到和孩子的关系中,孩子的情绪感知能力往往比成人敏锐,他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情绪信号,从而影响他内在安全感的建立。
我看到过很多孩子和食物之间的不安全关系。
妈妈会告诉我,这个孩子很贪吃,好像永远都吃不饱。仔细观察发现,孩子和食物的关系是不安的。
每次孩子要吃东西的时候,妈妈总会先说,这太多了,你吃不完,给我吃点。
不等孩子同意,妈妈就分了一部分出去。孩子没办法反驳,只得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生怕妈妈一会又来夺他的食物。?
孩子吃的时候,没有建立和食物之间的真实关系,心里装的是满满的焦虑和担心,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的食物,即使看起来吃是一件享受的事,但在他这里却不是,他的心里装满了不安。
我很好奇,为什么妈妈不多买一份,这样两个人都有食物了,况且他们也不缺多买一份食物的钱。
妈妈说,她在吃东西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越吃越不够。也许她的内心有一个特别大的空洞需要用食物来填,但好像怎样也填不满。
看到孩子吃的时候,引发了她内在的某种焦虑情绪,她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却造成了孩子的不安。所以,这样的孩子,对食物有一种贪婪。每次看到美食,就忍不住多多益善,看着碗里,想着锅里。时刻处于一种慌张和焦虑中。
孩子的不安,来自于养育者内在的不安。属于父母的情绪没有被处理,会让孩子一生都被父母的情绪裹挟,无法建立安全的人际互动模式。
04
很多父母都曾疑惑,我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也做了父母的陪伴工作,为什么我的孩子仍然没有安全感?
是的,在解答疑惑之间,也许需要先问问自己,我内心的安全感够吗?
我有处理好自己的恐惧、焦虑、担心和痛苦吗?
如果我没有做好,那孩子的安全感又是怎样来的呢?
终极安全感的建立,是提高自己内在的安全感。
我能一个人独处吗?独处时能不能放松?是否愿意和心理咨询师谈谈早期的创伤?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情绪来的时候,会安抚自己吗?会允许自己自然表达吗?是否允许自己不完美,做得不好?是否让自己活在当下,和不安呆呆,做一会儿朋友?
自省练习对每个养育者都很重要。只有我们的内心安稳了,才有能力为孩子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在温暖的关系中得到支持和滋养,成为既相信自己又能够相信他人的个体。
巴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安全感贯穿于我们的一生。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意味着去接纳孩子的恐惧,也接纳自己的恐惧,犹如我们站着走路的两条腿,我允许自己可以有不安的时刻,也允许孩子有不安的片段,我允许,在我和孩子的关系里,他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做他自己,我做他温暖安全的后盾。
如此,让我们的孩子带着关系中安全的因子前行,会走得更稳当,更有力量。他们终究会拥有面对自己人生的安全感。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电话010-88680603或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您专业的解答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