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片面原因和客观原因。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片面、不协调;客观上,家庭教育和社会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青少年犯罪。
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认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如下
1.青少年的心理不稳定。青少年犯罪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年轻人自身的素质。由于文化素质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同时又盲目模仿。在这样一个成长和发展的特殊时期,当心脏的质量极其不稳定时,生活中的无知和盲目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它受不了诱惑,容易被别人追求和利用,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结果如何都要乐于助人和使用东西,等等。,从而走上犯罪之路。
2.青少年生理的不成熟。对青少年来说,这段时间是他们交“志同道合”朋友的最佳时间,尤其是对那些因家庭离异和学业成绩不佳而被老师贴上标签的双差学生。他们更有可能结合在一起,试图恢复被家人和学校剥夺的自尊和爱。由于文化水平低,辨别事物的能力差,对外面美好世界的诱惑抵抗力弱,渴望找到精神刺激来弥补精神空空虚和孤独,以及在不健康文化、亚文化和暴力文化的影响下追求极端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极简主义的物质欲望,他们的大脑都充满了一些“伙伴忠诚”、“大哥观”、“做朋友、照顾一切”和“富而同流合污”,因此,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只能以身作则。
3.青少年犯罪的机会因素是零星的,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密切相关。青春是身体发育的时期。随着身体的快速成长和生理能量的代谢率很高,他们的活动能量接近成年人。然而,青少年更容易冲动,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薄弱,他们的活动能力超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他们的热情往往是突然冒出来的,他们容易因外界影响和刺激下的暂时情绪冲动而突然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客观原因
1.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弊病和诸多问题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犯罪是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旧体制和社会转型的复杂过程中,社会内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竞争加剧,各种社会弊端不断滋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结果,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如以利忘义、唯利是图、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及追求物质财富和颓废思想的欲望,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当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年轻人的头脑中播下了虚荣心的种子。因此,炫耀和奢侈、穿着、吃喝和比较的现象在年轻时就经常出现。然而,由于经济收入的差距,造成了青少年的心理失衡,引发了青少年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使一些青少年疯狂地为物质欲望而犯罪。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艰苦劳动(物质文明建设)和软劳动(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不道德现象。社会道德是社会控制的重要资源,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不道德现象导致了这种控制资源的丧失、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对青少年产生了微妙的负面影响。
2.家庭教育还没有到位。主表面如下:
首先,父母不和,经常吵架,使用粗话,甚至互相殴打,在家里乱扔东西,互相揭发批评,从不回避孩子,从而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形成孩子粗暴冲动、处事不冷静、容易焦虑的性格。
第二,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父母不能正确对待他们。他们不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改善困难,而是经常抱怨社会,抱怨他人,不注意教育孩子正确对待金钱。当孩子花钱,父母不满意时,他们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说服和教育,而是遭到暴力拒绝,这可能导致孩子偷窃和抢劫,从而走上犯罪之路。
第三,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他们对待孩子的错误和不满意的学业成绩不是耐心和细致的教育解释。相反,他们要么打要么骂,不尊重孩子的个性。他们不会问所有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并且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在这种“高压”的胁迫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了。
第四,父母不应该言行一致地以身作则。他们应该小心行事,不要做正确的事。他们经常喝酒、赌博、骂人和脏话。他们自私,喜欢占别人的便宜。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儿童接触到他们并长时间习惯他们,从而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并导致错误的行为。有一个案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10岁的少年在家里杀死了他生病的祖母。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杀死祖母时,孩子回答说,他母亲经常称她为家庭的负担。杀了她是为了她母亲好,减轻了家庭负担。这表明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多么重要。
第五,父母和家庭过分溺爱他们的孩子。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被视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他们盲目地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求。他们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在生活中遭受任何挫折和挫折。他们重视物质满足,忽视思想教育,纵容孩子。结果,孩子们会养成懒惰、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恶习。当一个人的自我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当他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他就会放弃自尊,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失望、敌视或敌视。如果一个人没有被及时引导,他很容易被引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3.学校评价体系的标准不够科学,导致学生形成许多不良行为。学校是年轻人家庭活动的重要场所。虽然有些学校进行道德教育,但其内容和形式相当陈旧,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在沉重的考试压力和无聊的道德说教下,一些叛逆的中小学生以逃学来抵制,而大学生则以放松甚至放纵来逃避。一些学校实行粘人政策,容易导致孩子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只重视青年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法律教育。法律教育肤浅而正式。一些学校甚至没有举办法律课程。此外,少数教师法律观念薄弱,不仅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还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体罚。因此,许多青年学生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犯罪,缺乏共同的法律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知道法律,不知道法律,所以他们不能遵守法律。此外,一些学校因青少年表现不佳而开除他们,并把他们推向社会,以提高他们的入学率和良好声誉。结果,他们变得不守规矩,破罐子破摔,流落街头,形成消极的非正式群体。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互联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难度。电视、互联网、3g手机等已经进入普通人的家庭。这些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同时,也引诱和教唆年轻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犯罪。在线暴力游戏也将为年轻人提供模仿模型。此外,网络爱情引发的犯罪和以互联网为媒介引发的其他违法犯罪也不少。与此同时,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厅的青少年也可能成为犯罪受害者。
颜元博斯心理咨询中心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有必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的素质,同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年轻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