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010-88680603
  • 手机微信①:15910341966
  • 手机微信②:13021966943
  • 邮箱:huacanjiaoyu@qq.com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主页 > 咨询范围 > 情绪压力 > 暴食 >
进食障碍(暴食症、厌食症、神经性呕吐)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根据中国疾病诊断标准(CCMD-3),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心理疾病,主要包括厌食症、贪食症,及神经性呕吐。

  厌食症

  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常有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部分病人可以用胃涨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本症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病人节食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症状。

  【诊断标准】

  (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重指数为17.5或更低,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解释:正常体重(kg)=身高(cm)-105加减5kg】

  (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1项:①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②自我诱发呕吐;③自我引发排便;④过度运动;⑤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解释:极力回避某些导致发胖的食物,餐后诱吐,)

  (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病人给自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医学认为是适度的或健康的体重;

  (4)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3个连续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避孕药),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上升,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

  (5)症状至少已3个月;

  (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

  (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例如Crohn病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说明】

  (1)正常体重期望值可用身高厘米数减105,得正常平均体重公斤数;或用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千克数/身高米数的平方进行评估;

  (2)有时厌食症可继发于抑郁症或强迫症,导致诊断困难或在必要时需并列诊断。

  贪食症

  表现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及性别、年龄分布。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本症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

  【诊断标准】

  (1)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

  (2)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①自我诱发呕吐;②滥用泻药;③间歇禁食;④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如果是糖尿病人,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

  (3)常有病理性怕胖;

  (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

  (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

  【说明】有时本症可继发于抑郁症,导致诊断困难或在必要时需并列诊断。

  神经症性呕吐

  指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可有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的想法,但体重无明显减轻。

  【诊断标准】

  (1)自发的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发生于进食后的呕吐,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

  (2)体重减轻不显著(体重保持在正常平均体重值的80%以上);

  (3)可有害怕发胖或减轻体重的想法;

  (4)这种呕吐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

  (5)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呕吐,以及癔症或神经症等。

  这时,个体必须接受医学的帮助,进食障碍的治疗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轻度、中度的进食障碍可以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重度的进食障碍可以接受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

  (注:本文诊断标准摘自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黄建军博士整理)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电话010-88680603或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您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专业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

咨询范围

  • 抑郁
  • 焦虑
  • 强迫
  • 恐惧
  • 失眠
  • 暴食

推荐阅读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疗?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改善暴食症的5种方法
改善暴食症的5种方法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进食障碍(暴食症、厌食症、神经性呕吐)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进食障碍(暴食症、厌食症、神经性呕吐)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热门文章

  • 关于华璨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流程
  • 视频咨询
  • 联系我们

010-88680603

8:30-20:00 周末无休

咨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6号,彩印大厦七层
  • 预约助理:孙老师

    微信号
  • 预约助理:杨老师

    艾老师微信
  • 预约助理:欧阳老师

    艾老师微信
版权所有: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078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