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010-88680603
  • 手机微信①:15910341966
  • 手机微信②:13021966943
  • 邮箱:huacanjiaoyu@qq.com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预约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华璨动态
  •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指南
  • 云课堂
    • 心理科普
    • 家长课堂
    • 咨询师成长
  • 联系我们
    首页>>咨询范围>>情绪压力>>焦虑
如何消解每天的“精神内耗”?

如何消解每天的“精神内耗”?


小编说

“精神内耗”成为如今人们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似乎也成了当今“社会焦虑”现象的另外一个代名词。

来访A:我每天都不能安心下来工作,但又想把工作做好,而且又担心被批评……

来访B:为什么我这么糟糕,换了几份工作都稳定不下来,人际关系也处不好?……

来访C:我感觉自己在工作中比别人差很多,有什么能提升记忆力的方法吗?…… 

来访D:一直非常抑郁,我觉得自己只有考上顶尖学校的研

究生才能体现自己……

以上来访者的表达,可能代表了我们很多人的一些感受:总感觉想努力,又力不从心;感觉一天没做什么,但又非常疲惫;明明有事应该做,但迟迟行动不够……

如果平静感受一下,自己内心似乎又充斥着很多的自我否定、自我评判、自我谴责的声音。这就是“精神内耗”带来的感觉。



十几年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疾病。

当前生活物质生活丰富,但每个人又似乎活在一种空虚、迷茫和无意义的感受里。“精神内耗”和“空心病”,已成为当前时代人们心理问题的一种社会现象。



01

“精神内耗”有什么样的表现?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人们在心理动摇不定、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的时候,就会处于一种内部消耗的状态。长期存在一种精神内耗,就会让人感到身心疲惫,这种疲惫并非完全的躯体劳损,而是一种精神的过度透支。

“我每天感觉特别精神内耗……”——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一种内心感受的表达,并伴有空虚感、无意义感,以及焦虑、抑郁的状态。

陷入精神内耗的人,表面看上去或是犹豫不决、害怕选择,或是拖拉低效,也或是做事懈怠。一旦真实发现他们内在,其中往往都藏着一颗高敏感的心。



长期“精神内耗”的人不仅会在行为会有拖延,并伴随着自我否定、人际困扰、适应困难、认知问题和工作生活方面均表现很多偏差。

1. 经常自我否定、自我评价,并经常陷入自责状态里。

2.人际社交方面,过度为他人着想,缺乏拒绝他人的勇气。

3. 适应能力表现,经常会出现价值感、低自尊,总觉别人比自己强。

4. 经常思维反刍,对生存和未来有明显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5.工作与娱乐,做事情没有动力,也没有快乐。

长期“精神内耗”的人,犹如一台汽车,虽未奔驰前行,但已持续耗损,内心的煎熬犹如高速运转的马达不停得能量消耗,并伴有诸多的内心痛苦和困扰。   


02

为何会陷入“精神内耗”的困境中?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来讲,人格由内心无意识幻想所构成,无意识幻想是个体对内部和外部客体的关系进行内化和符号化的结果。这些幻想可以是个体对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期望、恐惧、欲望等的无意识表达。

心理学家荣格曾讲:你未察觉的潜意识(无意识)在决定着你的人生,你却称其为“命运”。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唤醒,痛苦与困扰是心灵唤醒的成长之路。

常言“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人在巨大压力下需要自我调节发展出两种模式,一种是开放模式,它适应现实,让人保持活力与创造力。精神内耗时,人进入了另一种模式——封闭模式。

封闭模式常常与内在创伤被激活有关,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个人会退缩回自我的小世界,回避现实,使用一种无所不能的信念作为主要的自我保护防御,用来对抗内在的脆弱和无力。

在封闭模式下,为了保护自己并维持一种安全感,个人会与外界无意识地断开联结,将自己与他人保持距离或隔绝状态。内心负面的感受,如敌意、痛苦和攻击,无法得到消解,在人的内心世界不断循环,便形成思维反刍和精神内耗。



03

如何消解每天的“精神内耗”?


01

保持自我觉察与成长心态

保持觉察是心理成长的必然之路,日常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正是觉察成长之处。自我觉察就像一面镜子,呈现另一个我,它意味着一个人开始超越自己的心智,让觉察的自我从心智中分化出来。

如果能够做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和谈论自己,把自己从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当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的注意力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观察员”,我们就能够站在一个更加客观的位置上认识自己。


02

保持自我觉察与成长心态

心理学阿德勒提出,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人之所以烦恼,就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由此,阿德勒提出“主题分离(Topic separation)”这一概念,指要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别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

主题分离是成年人必备的心理素质,在成长的路上,要懂得先学会忠于自己,才会活得自在。对自己负责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对别人负责。忠于自己,才会建立良好的融洽关系。


03

减少幻想,强化行动

越是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越容易陷入到幻想的状态,对自我的否定,对未知的担心,对他人的敏感等等,所有这些都远远偏离了实际。人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体现了内心主观世界与客观真实世界的偏离。

减少精神内耗的重要原则——减少幻想,强化行动。行动起来,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运动起来,心情不会像预期那么糟糕;交往起来,他人的想法不那么重要。忠于自己,行动起来,行动多了,恐惧自然就少了。


04

保持与现实的联结

在内心封闭的模式下,一个人维持现实关系的能力,处理现实事务的能力会被削弱或受到破坏。要勇于恢复到开放的心态模式,要维持与外界的情感联结,尤其是人际关系中的联结,重建内在力量不在隔绝中进行,找到安全可信的人帮助自己很重要。

这些人可以是亲密的爱人,可信任的朋友,也可以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重要的是这些人可以接纳理解自己内在感受,重视个人的自主权,尊重个人意愿并提供给任何可行的选择。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可以通过电话010-88680603或在线咨询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您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专业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

咨询范围

  • 婚姻情感
  • 情绪压力
  • 孩子教育
  • 性心理
  • 职场/人际
  • 个人成长

推荐阅读

如果出现这7种症状 你可能患有焦虑症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压抑爆发之后,除了伤己,还会伤人。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运动如何缓解抑郁和焦虑的症状?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如何缓解焦虑?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导致焦虑症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考试你是真的不焦虑还是假装淡定?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症是什么病?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症早期表现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颠覆认知: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情搞砸!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2020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焦虑?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热门文章

信息过载会让人焦虑为什么呢?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症早期表现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症有判断标准吗?标准是怎么样的?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症如何治疗?试试这五个方法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严重焦虑症的表现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如何摆脱焦虑 防止它成为我们个人成长的绊脚石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你的焦虑来自哪里?为什么会焦虑?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症的几个真相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越挣扎越沉沦应该如何应对自己的焦虑?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焦虑症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 关于华璨
  • 心理咨询师
  • 咨询流程
  • 视频咨询
  • 联系我们

010-88680603

8:30-20:00 周末无休

咨询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6号,彩印大厦七层
  • 预约助理:孙老师

    微信号
  • 预约助理:杨老师

    艾老师微信
  • 预约助理:欧阳老师

    艾老师微信
版权所有: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078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