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蕴萍教授团督:咨询师要学会利用反移情,来突破咨询中的“僵局”状态
「案例概况」
「案例分析」
概念化分析
咨询师觉察
「治疗思路」
「相关专业知识」——心智化(mentalization)
心智化(mentalization)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理解和推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包括思想、感受、动机和信念等。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能力,需要个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自我觉察、他者觉察、情境理解等。 彼得.冯纳吉(Peter Fonagy)认为拥有心智化能力,其实是发展的成就。心智化也是一种体验模式。所谓体验模式就是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获得对自己和世界的感受和认知的方式。 Peter Fonagy中指出,人类心理发展的核心在于心智化能力(mentalization)的建立——即理解自我与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而DS(支配与服从)关系作为一种高度结构化(高强度)的亲密互动模式,其权力动态与仪式化契约,在某种程度上是依恋创伤个体对心智化缺陷的补偿性修复。
「案例概况」
「案例分析」
概念化分析
咨询师觉察
「治疗思路」
「相关专业知识」——“负性治疗反应”与“僵局”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提出,将“自我”分离成两个部分:全能自恋的自我和依赖幼儿般的自我。心理咨询过程中,总是这两个“自我”在斗争中展开:咨询师试图触及病人身上幼儿般的,有能力依赖和爱的部分;而病人身上自恋、全能的部分(嫉羡和破坏性的)对咨询师和病人自身有需要的部分进行攻击。 在罗森费尔德看来,自恋的自我威胁并奴役着幼儿般的自我,每当有需要的部分试图站出来表达自己时,全能自恋的部分就会发起攻击。罗森费尔德认为,这就是“负性治疗反应”戏剧的展现过程。这样,病人就会维持着自恋、自给自足的幻觉。 负性治疗反应存在两条主线解释:一条是无意识内疚,一条是自恋和嫉羡。伊丽莎白·斯皮利厄斯认为,负性治疗反应的出现,很可能是在那些自恋和嫉羡性人格结构的病人身上突出的反复出现的特征。针对这种负性治疗反应,斯皮利厄斯提出了“僵局”的概念。 “僵局(impasse)”字面意思是“堵塞的道路”,指治疗情境的一般条件得以维持时仍发生的停滞,没有进展也没有倒退,这种僵局是治疗师和病人双方做出的贡献。
感谢杨蕴萍教授为华璨心理咨询师团队进行2025年首场案例督导!
【读书会招募】“懂比爱更重要”—共读心理学经典《解码青春期》
『沙龙回顾』第五期:激发孩子内驱力,绽放生命活力
『沙龙回顾』第四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足够好的父母 『沙龙回顾』第三期:为什么越“用心”养育,孩子越“不听话”